走访广东首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重走东纵抗战路⑤

2020.0831

“当时营救来的人住在我家,在一个半山腰上,离村子比较远。”8月28日,白石龙村原党支部书记刘鸣周的儿子刘世勇,向“重走东纵抗战路”采访团讲述了他父亲当年参与营救中国文化名人的故事。

刘世勇接受采访。邱海彬摄

1941年12月,日军攻占香港后,党中央、南方局指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开展文化名人大营救。为做好接待工作,东纵领导人曾生在根据地白石龙村筹建了临时招待所。1942年1月13日晚,第一批脱险的文化人士,茅盾夫妇、胡绳、沈志远等20多人抵达了白石龙村。

当时,刘鸣周带领党员和全村青壮年配合游击队接待工作,安排自卫队巡逻、站岗放哨、组织担架接应伤病员,还组织村民运送大米、采购肉食。一时间,古村落沸腾了。

据刘世勇回忆,村民们在半山腰用树枝、杂草等搭建草棚,还为文化名人们准备了粮食。“提供给文化名人吃的东西很多是村民从家里拿来的,没有的就由村民带游击队队员去集市上买。”他说,如果有日军经过,村民们还会通风报信,所以这个营救点被保护得很好。

东宝行政督导处旧址现在用于展示历史。

30多公里外,深圳市宝安区燕罗街道,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也和东纵有着紧密联系。

这里,是泽培陈公祠。76年前,东宝行政督导处在此成立,这是广东省第一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

东纵领导人雕像。

“东江纵队成立后,在宝安、东莞、惠阳县等地区建立了民主政权机构。这三处地方抗日武装不断扩大,急需一个巩固的根据地作为依靠,另外还需要抗日民主政权主持地方抗日工作。在宝安地区就成立了东宝行政督导处。”深圳市宝安区燕罗街道宣传工作部负责人陈见欢说,1944年7月1日,东宝行政督导处成立后成为当时广东地区抗日敌后根据地的军事、行政文化中心之一。

东宝行政督导处在组织参加抗日斗争、支援部队、发展生产、开展文化教育、减租减息和开展统战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根据东江军政委员会制定的方针,召集各界人士讨论生产救灾事宜,成立生产基金会和生产建设会,发行生产建设公债债券和抗日公粮债券,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上的困难,支援抗日游击队开展敌后战争。

另外,为了培养抗日干部,在原宝安县公明水贝村麦氏宗祠,成立了一所东宝中学。

《新大众报》旧址也在此院内。

学校吸引了大批华侨青年,积极学习革命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当时的学生基本是华侨子女,多数学子利用这一特殊身份进行抗日活动,直到日本投降都没有被发现,为抗日胜利作出了不朽贡献。“这所学校也兼顾了提高当地村民文化知识水平的作用。”陈见欢说。

采访团来到位于深圳白石龙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

【记者】关喜如意 祁雷 实习生 温清

【摄影】张冠军

上一条 “重走东纵抗战路”采访团走进宝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