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前,深圳革命的火种在这里点燃

2021.0317

 

  “宝安一大”旧址中的人物雕像。 崔洁 摄

开栏语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深圳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也是一座以红色为底色的城市,脚下的这方热土,凝聚着珍贵的红色印迹,眼前的都市盛景,依然回响着令人动容的历史惊雷。深圳拥有的宝贵的红色资源,是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助力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我们推出“红色印记”系列报道,通过现场走访城市红色资源,与读者一道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初心使命,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把爱党爱国热情转化为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敬请垂注。

在深圳市宝安区燕罗街道燕川社区,有一座建于清代中期砖木结构的古建筑,其名为“素白陈公祠”,经过这里的人,无不为它古色古香的外形所吸引注目。而当他们走进这个古建筑,便会发现,在这里,还有着一段载入史册的事迹。

这里正是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下称“宝安一大”)召开的地方。1928年2月23日,中共宝安县委在燕川社区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到会代表19人。会议后,宝安县委遵照会议决议,积极发展党员。

莺飞草长的三月,我们走进这里,重温那一段充满硝烟和激情的岁月。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崔洁

统筹:凤飞伟

“宝安一大”点燃深圳革命火种

在素白陈公祠的门口,立着“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代表大会旧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座石碑。虽然历史悠久,但整个建筑保存完好,红墙灰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走进“宝安一大”旧址,映入眼帘的是三位人物的雕像。他们是宝安党组织的创始人——宝安县第一任支部书记黄学增,宝安第一届县委书记郑奭南,宝安第一批党员、燕川本地英烈陈细珍。

在三位革命前辈的雕像前,工作人员娓娓道来关于宝安党组织的这一段历史。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同年8月,中国共产党广东支部建立,并于1924年7月创立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宝安党组织的创始人黄学增就是第一期的学员。是年底,黄学增和讲习所第二期学员龙乃武、何友逖吸收了7名同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们是深圳第一批共产党员。

为了发展农民运动和支援省港大罢工,1925年7月,中共宝安县支部成立,由黄学增任支部书记,隶属广东区委领导。1926年3月,建立中共宝安县党部,各区相继建立区党部。

1927年底,宝安县举行第一次工农武装暴动。为了总结第一次工农武装暴动的经验教训,1928年2月23日,“宝安一大”召开,大会会期一天,到会代表19人,代表全县197名党员。大会认真总结第一次工农暴动的教训,选举产生了中共宝安县第三届委员会。

“宝安一大”后,宝安县委积极发展党员,至1928年4月,宝安县的党员人数已达280人。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共宝安县地区党组织召开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党代会(包括现在的东莞、深圳、香港等地区),“宝安一大”点燃了深圳革命的火种。

党组织领导宝安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为了铭记历史,更好地挖掘和传播红色文化,2000年,宝安区拨资金100多万元对“宝安一大”旧址进行了第一次修缮。2016年,宝安区再次拨专项资金,对旧址进行了第二次修缮。2017年完成修缮开馆,馆内设有“宝安县革命风云录”陈列展览,农会旗帜、军刀、木质印鉴和印刷品等文物也一并展出。

在展出的数十件文物中,一面农民自卫军的军旗和两把飞刀最为引人注目,它们是宝安农民运动的有力见证。

中共宝安县支部成立后,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宝安农民运动蓬勃发展。1925年4月26日,宝安县农民协会成立,至1926年春,宝安县有6个区建立了区农民协会,94个乡建立了乡农民协会,会员人数达13759人,成为深圳地区农民运动的骨干力量。

1925年6月19日,省港大罢工爆发。宝安毗邻香港,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前沿地带,支援省港大罢工是宝安党组织的重要任务。

一方面,宝安党组织负责罢工工人的接待、转运和后勤保障;另一方面,在党组织领导下,宝安工农群众配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最早的革命武装队伍——铁甲车队和工人纠察队支援香港。

1927年,中共宝安县委员会成立,宝安县组织了第一次工农武装暴动,“宝安一大”后的1928年4月、5月,又陆续举行了第二次、第三次工农武装暴动,揭开了深圳地区武装斗争的序幕,培养了革命骨干,显示了工农群众的威力。

推出《黄学增评传》等还原珍贵历史

说起“宝安一大”与宝安党史,绕不开两个著名的人物:深圳早期党组织创建者、宝安党支部首任书记黄学增及宝安县第一届、第三届县委书记郑奭南。

黄学增,广东省遂溪县墩文村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1922年6月广东中共党员32人中的一员。1924年参加广州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毕业后积极投身农民运动,年底被派到宝安县领导农民运动和创建党组织,点燃了宝安区党组织的革命烽火。

由于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活动能力,黄学增在广东多个地区都留下了革命足迹,花县、宝安、广宁、湛江、海南等地都是黄学增同志战斗过的地方。1929年7月,因叛徒出卖,他在海口被捕,8月,在海口红坎遇害,牺牲时年仅29岁。黄学增的一生,与中共早期工农活动,广东南路、西江等地早期建党史密切相关。他是深圳早期党组织的创建者,是深圳地区最早的党支部领导者。

郑奭南是深圳上步村人,是中共宝安县委的第一任书记,为宝安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湛江有关党史专家发现,1942年,郑奭南与家人到了广州湾(现湛江市),住赤坎大通街。先后任教于赞化小学、培智小学、河清中学、赞化中学等,在湛江教育事业中有过重大贡献。

为了更好地了解、记录、还原“宝安一大”这段珍贵历史,宝安区早在2019年就启动了“宝安一大”党史等相关课题研究,推出了《黄学增评传》《黄学增与宝安》等相关丛书。

沧海横流,旧貌换新颜。如今,“宝安一大”旧址旁已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但宝安党组织的创始人带领一批早期共产党员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不畏牺牲、勇于斗争的故事却依旧广为流传。那一段峥嵘往事,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奋勇拼搏、一往无前。

上一条 宝安青年学党史 涵养初心启新程

返回